3月31日,早上5点多,伴着春日的晨曦,满载新鲜蔬菜的三轮车陆续到来,“中国蔬菜第一镇”莘县十八里铺镇的蔬菜交易市场开启了繁忙的一天。每年约有4.5亿公斤蔬菜从这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与此同时,车水马龙的燕店镇香瓜大市场也进入了全年最为忙碌的交易旺季。年交易量4亿公斤,让燕店镇成为全国最大的香瓜贸易集散地。
作为“中国蔬菜第一县”,莘县拥有日光温室30万座、大中小拱棚20万亩、露地蔬菜10万亩,食用菌播种面积达650万平方米,瓜菜复种面积达100万亩,年产量520多万吨,瓜菜菌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首位。强大的蔬菜产业基础让莘县成为了誉满全国的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。
30多年来,莘县持续培育壮大以“莘县蔬菜”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,涵盖“莘县香瓜”“莘县蘑菇”“莘县西瓜”“莘县韭菜”等单品品牌,以及370个“三品一标”企业品牌的品牌矩阵。通过“一村一品”“一镇一业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莘县蔬菜种植形成了数量大、种类多、质量优,销售渠道广、市场大的产业格局,“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”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。
如今的莘县蔬菜,实现了从“规模优势”到“质量标杆”的跨越,已成为京津冀、长三角地区“菜篮子”的核心供应基地。通过与深圳海吉星物流园共建智慧供应链平台,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。莘县建设了包括鲁西地展园在内的19家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种植基地,在大湾区核心城市日供应量突破500吨。从鲁西大棚到1700公里外的珠三角,莘县蔬菜实现26小时内的全程温控,即使经过长途运输,仍保持“刚采摘”般的新鲜度。
莘县还创新“订单农业+社区团购”模式,通过京东生鲜等平台触达200万家庭用户。数据显示,莘县蔬菜在京津冀地区市场占有率达18%,其中香瓜、番茄等单品占北京早春市场40%份额。
自主培育的“鲁西黄瓜”占据全国30%市场;产业链延伸至预制菜、即食蔬菜等高附加值领域;供应链构建起“12小时鲜活圈”,日均2.5万吨蔬菜通过高铁快运、航空冷链直达全国200余个城市。莘县已构建起了全链条竞争优势,完成了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蝶变。
一年好景周而复始,又到瓜熟蒂落时。每年的5月至7月是香瓜成熟上市的时节。近日,记者来到南宁市宾阳县王灵镇某香瓜种植地看到,鲜绿的藤蔓上挂满了色泽油亮、圆润饱满的香瓜,阵阵浓郁的瓜香扑鼻...
“这哪里是种菜,分明是建了座蔬菜工厂!”4月2日上午,当跨入海门区常乐镇A+智能温室工厂占地1.8万平方米的车间时,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厂房内回荡。看到顶棚能根据光照自动开合、水肥浓度随...
昨天是立秋节气,民间有吃西瓜、吃秋桃等“啃秋”习俗,表达“啃下酷夏,迎接秋爽”的祈愿。今天陕南南部局地大雨到暴雨,西安南部山区有大雨。 昨天,记者途经北门一水果市...
8月6日,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寨村,一名小朋友在吃西瓜“啃秋”。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秋”将至,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立秋吃西瓜、吃秋桃等“啃秋”习俗,表达人们“啃下酷夏,迎接秋爽”的祈愿...
4月19日,元江县甘庄街道第二届撮科西瓜节举办,以瓜为媒、以节会友,展示撮科村西瓜产业的发展成果,共享西瓜丰收的喜悦。 在现场,吃西瓜比赛、瓜王拍卖会等活动吸引了...
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8日电(孙启梦 项锦)清晨五时的苗庵镇夏王村,西瓜大棚内已人头攒动。工人们弓着腰,指尖轻弹瓜身,清脆的“咚咚”声此起彼伏,圆润饱满的西瓜正被采摘、装车运往收购点。...